【穷兵黩武的意思是什么】“穷兵黩武”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国家或个人在军事上过度使用武力,不加节制。这个成语带有明显的贬义,强调的是对战争的滥用和对和平的破坏。
一、成语解释
| 项目 | 内容 |
| 成语 | 穷兵黩武 |
| 拼音 | qióng bīng dú wǔ |
| 释义 | 指竭尽全部兵力,无休止地发动战争,形容滥用武力,不讲策略。 |
| 出处 | 《后汉书·王符传》:“穷兵黩武,动失人心。” |
| 近义词 | 好战成性、穷兵黩武、好大喜功 |
| 反义词 | 以和为贵、偃旗息鼓、息事宁人 |
二、成语来源与演变
“穷兵黩武”最早见于《后汉书》,用来批评那些不顾百姓疾苦、一味依赖武力统治的君主或将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逐渐成为对战争政策的一种批评,尤其在历史和政治评论中频繁出现。
在现代语境中,“穷兵黩武”多用于批评某些国家或组织在外交和军事上的强硬态度,尤其是当这种态度缺乏合理的战略考量时。
三、用法举例
1. 历史背景:古代王朝为了扩张领土,常常采取“穷兵黩武”的政策,最终导致民不聊生,国力衰败。
2. 现代语境:某国在国际事务中频繁使用军事手段,被外界指责为“穷兵黩武”。
3. 文学作品:小说中常用来描写一个国家或人物因过度依赖武力而走向灭亡的情节。
四、总结
“穷兵黩武”是一个具有强烈批评意味的成语,用来描述那种不计后果、无节制地使用武力的行为。它不仅反映了对战争的盲目推崇,也暗示了对和平与理性的忽视。在现实生活中,合理运用武力、注重外交手段才是更可持续的发展之道。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穷兵黩武”不仅是语言上的表达,更是对一种行为方式的反思与警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