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修啖酪的词语意思】“杨修啖酪”是一个出自《世说新语》的故事,讲述了三国时期曹操手下的谋士杨修因聪明过人而被曹操猜忌,最终被杀的故事。其中,“啖酪”意为吃奶酪,是故事中的一个细节。本文将对“杨修啖酪”的词语含义进行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清晰展示相关词汇的解释。
一、词语含义总结
1. 杨修:字德祖,东汉末年著名文人,以才思敏捷著称,是曹操帐下的重要谋士。
2. 啖:吃、食的意思,常用于表示进食的动作。
3. 酪:乳制品,古代多指牛羊奶制成的食品,类似于今天的奶酪或酸奶。
4. 啖酪:字面意思是“吃奶酪”,在故事中象征着杨修的机智和敏锐。
5. 杨修啖酪:整体来看,这个短语指的是杨修在一次宴会上通过观察奶酪的形状,推断出曹操的心思,表现出他极高的悟性和洞察力。
二、词语解释表
词语 | 含义说明 |
杨修 | 东汉末年谋士,才思敏捷,因过于显露才华而遭曹操猜忌。 |
啖 | 吃、食,表示进食动作。 |
酪 | 乳制品,古代常见食物,如奶酪或酸奶。 |
啖酪 | 吃奶酪,比喻通过细微观察做出判断。 |
杨修啖酪 | 指杨修在宴会上通过奶酪的形状推测曹操的意图,展现其智慧与敏锐。 |
三、故事背景简述
据《世说新语·捷悟》记载,曹操曾赐给杨修一盒奶酪,杨修在众人面前打开盒子,看到奶酪上有“一”字,便说:“‘一’字,乃‘天’字头也。”随后又说:“‘天’字头,乃‘曹’字头也。”最后他说:“此非君之物,乃我之物也。”曹操听后大惊,认为杨修太过聪明,终被猜忌而死。
这一故事不仅体现了杨修的机敏,也反映了古代权臣对有才之人既重用又忌惮的心理。
四、总结
“杨修啖酪”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饮食行为,更是一种智慧的体现。它展示了杨修在面对看似普通事物时,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这一典故在后世常被用来形容人聪慧过人、善于察言观色。
通过以上总结与表格,我们可以更加清晰地理解“杨修啖酪”这一词语的含义及其背后的文化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