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雅称及诗句】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每个月都有其独特的雅称和对应的诗词作品,这些雅称不仅体现了古人对自然节气的观察,也反映了他们对生活的诗意表达。七月作为夏季的中期,既有炎热的天气,也有丰收的预兆,因此在古诗中常被赋予丰富的意象。
以下是对“七月”相关雅称及其代表诗句的总结整理:
一、七月的雅称
| 雅称名称 | 含义说明 |
| 荷月 | 因七月荷花盛开而得名,象征盛夏之美 |
| 兰月 | 古人认为七月为兰草盛开之时,故有此称 |
| 果月 | 指七月是果实逐渐成熟的季节 |
| 留客月 | 七月气候温润,适合留客避暑 |
| 酉月 | 天干地支中的“酉”对应七月,为传统历法用语 |
二、与七月相关的诗句
| 诗句 | 出处 | 作者 | 释义 |
|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 杨万里 | 描写六月西湖的荷花盛景,但七月亦有相似意境 |
| “绿槐高柳咽新蝉,薰风初入弦。” | 《夏日》 | 苏轼 | 写夏日炎炎,蝉声阵阵,七月亦是如此 |
|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 《诗经·豳风·七月》 | 无名氏 | 古代描写农事活动的诗篇,反映七月的时节特征 |
| “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 《诗经·豳风·七月》 | 无名氏 | 描述七月蟋蟀开始出现,体现季节变化 |
|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 《饮湖上初晴后雨》 | 苏轼 | 虽非直接描写七月,但描绘的是夏季西湖的美景 |
三、总结
七月作为一年中气候最为炎热的月份之一,其雅称多以自然景象命名,如“荷月”“兰月”等,既表达了人们对季节变化的细腻感知,也体现了古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同时,许多古诗中虽未明确提及“七月”,但通过描写夏日景象、农事活动或自然物候,间接展现了七月的特点与风情。
通过了解七月的雅称和相关诗句,我们不仅能更深入地理解古代文化中对时间的诗意表达,也能在现代生活中感受到传统节气的独特魅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