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君入瓮的人物是谁】“请君入瓮”是一个常见的成语,出自《资治通鉴·唐纪》,用来比喻用对方的手段来对付对方,或者让对方自己陷入自己设下的圈套中。这个成语背后有一个具体的历史人物故事,下面我们来总结一下。
一、成语出处与背景
“请君入瓮”最早见于《资治通鉴·唐纪》中的记载。故事发生在唐朝时期,涉及两位历史人物:周兴和来俊臣。
- 周兴是当时的酷吏,以严刑峻法著称。
- 来俊臣也是著名的酷吏,以陷害忠良、制造冤案闻名。
当时,武则天掌权,为了清除异己,重用了一批酷吏。来俊臣曾多次陷害忠良,甚至威胁到周兴的安全。于是,来俊臣想出了一个办法,借着皇帝的名义,让周兴自己“入瓮”,也就是让他自己陷入自己设置的陷阱中。
二、成语含义解析
| 项目 | 内容 |
| 成语 | 请君入瓮 |
| 出处 | 《资治通鉴·唐纪》 |
| 原意 | 让对方进入自己设下的圈套或陷阱 |
| 现代用法 | 比喻用对方的方法来对付对方,或让对方自食其果 |
| 相关人物 | 周兴、来俊臣 |
三、人物介绍
| 人物 | 身份 | 主要事迹 | 结局 |
| 周兴 | 酷吏 | 以严刑峻法著称,参与迫害忠良 | 最终被来俊臣设计陷害,死于狱中 |
| 来俊臣 | 酷吏 | 制造冤案,陷害忠良,依附武则天 | 后因罪被处死 |
四、总结
“请君入瓮”的典故源于唐代,讲述的是酷吏之间互相倾轧的故事。其中,“请君入瓮”指的是来俊臣用周兴自己的方法来对付他,最终让周兴落入自己设下的陷阱。这一成语不仅形象地描述了策略上的反制,也反映了古代政治斗争的复杂性。
通过了解这个成语的来源和相关人物,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其背后的深意,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