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道无情胜有情诗词】“却道无情胜有情”出自唐代诗人李商隐的《暮秋独游曲江》,原句为:“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虽非直接出自此句,但“却道无情胜有情”常被用来表达一种看似冷漠、实则深情的情感态度。这种情感在古典诗词中屡见不鲜,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含蓄、内敛的审美情趣。
以下是对“却道无情胜有情”这一主题相关的诗词进行总结,并以表格形式呈现其出处、作者、意境及代表诗句:
| 诗词标题 | 作者 | 出处 | 意境解析 | 代表诗句 |
| 《暮秋独游曲江》 | 李商隐 | 唐代 | 表达孤独与超脱之情,表面淡然,实则深沉 | “却道无情胜有情” |
| 《夜雨寄北》 | 李商隐 | 唐代 | 写思念之切,借景抒情,情意绵长 |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
| 《锦瑟》 | 李商隐 | 唐代 | 回忆过往,感慨人生,情感复杂 |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
| 《赠别二首·其一》 | 杜牧 | 唐代 | 表达离别之痛,语言简练而情深 | “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 |
| 《赋得古原草送别》 | 白居易 | 唐代 | 赞美自然,寄托离别之意 |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
| 《送元二使安西》 | 王维 | 唐代 | 写送别之情,情景交融 |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
| 《相见欢》 | 李煜 | 南唐 | 表达亡国之痛与孤独感 |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 |
| 《菩萨蛮》 | 温庭筠 | 唐代 | 描写女子相思,情感细腻 | “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
从以上诗词可以看出,“却道无情胜有情”并非真正的无情,而是诗人用一种看似冷淡的方式表达内心深处的深情。这种表达方式在古典文学中尤为常见,既符合文人雅士的含蓄性格,也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通过这些诗词,我们不仅能够感受到古代文人对情感的独特处理方式,也能体会到他们在面对人生离别、孤独、失落等情绪时的深刻思考与情感沉淀。这种“无情”背后所隐藏的“有情”,正是中国古典诗词最动人的地方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