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涉江原文】《涉江》是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屈原的作品,收录于《楚辞·九章》中。该诗通过描写诗人渡江时的所见所感,抒发了他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对理想追求的执着以及对现实世界的不满。全诗语言凝练,情感深沉,体现了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精神。
一、文章总结
《涉江》是屈原在被流放期间所作,内容以渡江为线索,描绘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坚定。诗中既有自然景象的描写,也有对自身处境的反思,表达了作者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深刻思考。
二、原文节选及解析(表格形式)
| 原文句子 | 翻译 | 解析 |
| 余幼好此奇服兮,年既老而不衰。 | 我从小就喜爱这奇特的服饰,年纪虽大也不减其志。 | 表达诗人对理想和信念的坚持,即使年岁增长也不改初衷。 |
| 帷薄清而寒风起兮,露重而衣裳湿。 | 车帘清冷,寒风四起,露水沉重,衣裳被浸湿。 | 描写旅途艰辛,环境恶劣,衬托诗人孤寂的心境。 |
| 乘舲船余上沅兮,齐吴榜而击汰。 | 我乘坐小船沿沅水而上,众人齐心划桨,激起波涛。 | 展现诗人旅程的艰难与同伴的协作。 |
| 心郁郁之忧思兮,独永叹乎哀吟。 | 内心忧愁,思绪郁结,独自长叹,发出悲吟。 | 表达诗人内心的苦闷与孤独。 |
| 乱曰:鸾鸟凤皇,日以远兮;燕雀乌鹊,巢堂坛兮。 | 尾声说:鸾凤凤凰,一天天远离;燕雀乌鹊,却在殿堂筑巢。 | 用比喻讽刺当时朝廷用人不当,贤才被弃,奸佞得势。 |
三、作品背景简述
屈原是战国时期的爱国诗人,因忠诚正直而遭谗言陷害,最终被流放。《涉江》正是他在流放途中所作,反映了他面对困境时的坚韧不拔与对理想的坚守。诗中不仅有对个人命运的感慨,也暗含了对国家兴亡的深切关注。
四、艺术特色
1. 象征手法:如“鸾鸟凤皇”象征贤才,“燕雀乌鹊”象征小人。
2. 情感真挚:诗中情感起伏明显,从孤独到坚定,展现了诗人复杂的心理变化。
3. 语言凝练:句式短促有力,节奏鲜明,富有音乐性。
五、结语
《涉江》不仅是屈原个人情感的抒发,更是中国文学史上极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它以其深刻的思想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影响了后世无数文人墨客。至今仍被广泛传诵,成为研究古代文化与文学的重要文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