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口玉言的意思】“金口玉言”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说话非常有分量、权威性极强,或者话语极其珍贵、不容置疑。这个成语多用于对地位高、有影响力的人的赞美,也用来形容某些重要场合下说出的话具有决定性作用。
一、成语解释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金口玉言 |
拼音 | jīn kǒu yù yán |
出处 | 出自《后汉书·王符传》:“夫贤者之言,金口玉言。” |
释义 | 形容说话极为珍贵、权威,具有极高的分量和影响力。 |
用法 | 多用于称赞权威人物或重要场合下的发言。 |
近义词 | 一言九鼎、言出法随、金科玉律 |
反义词 | 轻言细语、信口开河、胡说八道 |
二、成语来源与演变
“金口玉言”最早出自东汉时期的文献,原意是指贤人所说的话如金如玉,极其珍贵。后来逐渐演变为对君主、官员或权威人士话语的尊称,表示其言论具有不可动摇的权威性。
在古代,皇帝的诏令被称为“金口玉言”,因为一旦颁布,便不可更改,具有法律效力。因此,“金口玉言”不仅指语言的贵重,更强调其不可违背的性质。
三、使用场景举例
场景 | 举例 |
官员发言 | 在会议上,领导的一句话决定了项目的走向,大家纷纷称赞他“金口玉言”。 |
媒体评论 | 专家在电视上发表观点,被观众称为“金口玉言”。 |
历史典故 | 古代帝王下达圣旨,百姓称之为“金口玉言”,不敢违抗。 |
四、注意事项
- “金口玉言”通常用于正式或庄重的场合,不适合用于日常口语。
- 使用时要注意对象,不能随意用于普通人,否则可能显得不恰当。
- 该成语带有较强的褒义色彩,适用于尊重和赞扬的语境中。
五、总结
“金口玉言”是一个富有文化底蕴的成语,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语言权威的重视。它不仅表达了对话语价值的认可,也反映了对权威人物的尊重。在现代语境中,虽然使用频率有所下降,但在正式场合或文学作品中仍具有重要的表达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