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语文古诗13首正确顺序】在初中语文学习中,古诗文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七年级下册的语文课本中,收录了13首古诗,这些诗歌不仅语言优美,而且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感情和文化内涵。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这些内容,本文将对这13首古诗的正确顺序进行整理,并附上简要说明。
一、七年级下册语文古诗13首正确顺序总结
以下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中所收录的13首古诗的正确顺序,按教材原文排列:
| 序号 | 诗名 | 作者 |
| 1 | 《木兰诗》 | 北朝民歌 |
| 2 | 《登幽州台歌》 | 陈子昂 |
| 3 | 《望岳》 | 杜甫 |
| 4 | 《春望》 | 杜甫 |
| 5 | 《石壕吏》 | 杜甫 |
| 6 | 《归园田居(其三)》 | 陶渊明 |
| 7 | 《使至塞上》 | 王维 |
| 8 | 《黄鹤楼》 | 崔颢 |
| 9 | 《行路难(其一)》 | 李白 |
| 10 |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 刘禹锡 |
| 11 |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 苏轼 |
| 12 | 《过零丁洋》 | 文天祥 |
| 13 | 《山坡羊·潼关怀古》 | 张养浩 |
二、简要说明
1. 《木兰诗》:这首北朝民歌讲述了女英雄花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体现了古代女性的勇敢与孝道。
2. 《登幽州台歌》:陈子昂借登高远望抒发怀才不遇的感慨,情感深沉。
3. 《望岳》:杜甫通过描写泰山的雄伟,表达了自己远大的志向和豪情。
4. 《春望》:杜甫在战乱中写下的作品,表现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家人的思念。
5. 《石壕吏》:杜甫以叙事的方式揭露了战争给百姓带来的苦难。
6. 《归园田居(其三)》:陶渊明描绘了田园生活的宁静与自由,表达对自然的热爱。
7. 《使至塞上》:王维通过边塞风光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
8. 《黄鹤楼》:崔颢借黄鹤楼抒发对故乡的思念和人生无常的感叹。
9. 《行路难(其一)》:李白在诗中表现出面对困境时的乐观与坚持。
10.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在诗中表达了对友人关心的感激以及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11.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借明月寄托对亲人的思念,也表达了豁达的情怀。
12. 《过零丁洋》:文天祥在被俘后写下的诗作,表达了坚定的爱国精神。
13. 《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通过对历史兴亡的反思,表达了对人民疾苦的同情。
通过以上整理,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中古诗的正确顺序。建议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要背诵诗句,更要理解其背后的情感与思想,这样才能真正掌握这些经典之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