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渗性脱水】高渗性脱水是一种由于体内水分丢失过多或电解质摄入不足,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细胞内液减少的病理状态。常见于发热、大量出汗、呕吐、腹泻、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情况。其特点是血钠浓度升高,细胞脱水明显,患者常出现口渴、尿少、皮肤弹性差等症状。
一、定义与病因
类别 | 内容 |
定义 | 高渗性脱水是指由于水分丢失多于电解质丢失,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细胞内液减少的一种脱水类型。 |
常见病因 | 1. 水分摄入不足(如昏迷、禁食) 2. 水分丢失过多(如高热、大汗、呕吐、腹泻) 3. 糖尿病、肾上腺功能不全等疾病 |
二、临床表现
症状 | 描述 |
口渴 | 早期最常见症状,因细胞脱水刺激口渴中枢 |
尿量减少 | 肾脏为维持体液平衡而减少尿液排出 |
皮肤弹性差 | 脱水导致皮肤失去弹性 |
眼窝凹陷 | 明显脱水的表现之一 |
烦躁或意识改变 | 严重时可能出现精神症状 |
三、诊断依据
项目 | 正常值 | 异常表现 |
血钠浓度 | 135-145 mmol/L | >145 mmol/L |
尿比重 | 1.010-1.025 | 增高 |
血浆渗透压 | 280-310 mOsm/kg | 升高 |
体重变化 | 无明显变化 | 出现体重下降 |
四、治疗原则
治疗措施 | 目的 |
补充水分 | 以低渗液体为主,如5%葡萄糖溶液 |
纠正电解质紊乱 | 根据血钠水平调整补液方案 |
控制原发病 | 如控制感染、处理呕吐、腹泻等 |
监测生命体征 | 定期观察尿量、血压、心率等 |
五、护理要点
护理内容 | 说明 |
观察病情变化 | 注意患者意识、尿量、皮肤状况等 |
合理补液 | 避免过快输注,防止脑水肿 |
心理支持 | 对患者进行安抚,减轻焦虑 |
健康宣教 | 教育患者及家属预防脱水的方法 |
六、预防措施
预防方法 | 说明 |
保持充足饮水 | 尤其在高温、运动后应适当补水 |
注意饮食调节 | 避免过度摄入盐分和高糖食物 |
及时处理疾病 | 如糖尿病、呕吐、腹泻等应及时就医 |
定期体检 | 早期发现潜在疾病,避免并发症 |
总结:
高渗性脱水是一种以细胞脱水和血钠升高为主要特征的脱水类型,常见于水分丢失过多或摄入不足的情况。临床表现为口渴、尿少、皮肤弹性差等。治疗应以补液为主,同时控制原发疾病,并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预防关键在于保持适当的水分摄入和健康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