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送暖入屠苏的屠苏指什么】“春风送暖入屠苏”出自宋代王安石的《元日》诗:“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句诗描绘了春节时人们欢庆新年的热闹场景。其中“屠苏”是一个具有文化内涵的词语,很多人对其含义并不清楚。下面将从多个角度对“屠苏”的含义进行总结,并以表格形式清晰展示。
一、
“屠苏”在古汉语中通常指的是用草药泡制而成的一种酒,尤其在古代中国春节期间饮用,寓意驱邪避疫、祈求健康长寿。它不仅是节日饮品,更承载着传统文化和民俗信仰。
“屠苏”一词最早见于汉代文献,后来在唐宋时期广泛流传,成为春节饮酒习俗的一部分。古人认为饮屠苏酒可以抵御寒气、预防疾病,因此有“屠苏”之名,意为“驱除邪恶”。
此外,“屠苏”有时也用来泛指酒或饮酒的习俗,尤其是在诗词中,常与新年、喜庆等主题联系在一起。
二、表格:屠苏的含义与相关解释
项目 | 内容 |
出处 | 王安石《元日》诗句:“春风送暖入屠苏” |
含义 | 古代一种用草药泡制的酒,多用于春节饮用 |
起源 | 最早见于汉代文献,后在唐宋时期盛行 |
功效 | 驱邪避疫、祛寒保暖、祈求健康长寿 |
文化意义 | 春节传统习俗之一,象征吉祥、团圆 |
用法 | 一般在除夕或新年期间饮用,常与亲友共饮 |
词义延伸 | 在诗词中也可泛指酒或饮酒行为 |
典故 | “屠苏”一名源自“屠”(驱逐)和“苏”(复苏),寓意驱邪迎新 |
三、结语
“春风送暖入屠苏”中的“屠苏”,不仅是一种传统的节日饮品,更是中华文化中祈福纳祥的重要象征。了解“屠苏”的真正含义,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古诗词的文化背景与历史价值。在现代社会,虽然“屠苏”已不常见,但其背后蕴含的祝福与希望,依然值得我们铭记与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