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河拆桥意思】“过河拆桥”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来形容人在达到目的之后,就抛弃曾经帮助过自己的人或事物,表现出忘恩负义的行为。这个成语形象地描绘了一个人在渡过河流后,把桥拆除,不再为他人提供便利。
一、成语解释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过河拆桥 |
拼音 | guò hé chāi qiáo |
出处 | 出自《元曲·张国宾》:“你将我这船儿撑到岸边,便把桥儿拆了。” |
含义 | 比喻事情完成后,把帮助过自己的人或物抛弃,不讲情义。 |
用法 | 多用于贬义,形容人忘恩负义、自私自利。 |
近义词 | 背信弃义、忘恩负义、卸磨杀驴 |
反义词 | 知恩图报、饮水思源、感恩戴德 |
二、成语来源与演变
“过河拆桥”最早来源于古代的民间故事和戏曲作品。在传统戏曲中,常用来比喻那些在达成目标后,不念旧情的人。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成语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表达方式,尤其在批评某些人的行为时,常常被引用。
三、使用场景举例
场景 | 例子 |
工作场合 | 小李在项目成功后,把同事的功劳据为己有,同事感叹:“这就是过河拆桥啊!” |
人际关系 | 她一直帮朋友解决问题,结果朋友得势后却对她冷眼相待,真是过河拆桥。 |
商业合作 | 公司在合作成功后,立刻终止合同,这种行为让人觉得是典型的过河拆桥。 |
四、成语的现实意义
在现代社会中,“过河拆桥”的行为不仅影响个人信誉,也破坏人际关系和团队合作。一个懂得感恩、珍惜他人帮助的人,更容易获得他人的信任和支持。相反,如果总是“过河拆桥”,最终只会失去更多机会和朋友。
五、总结
“过河拆桥”是一个具有强烈道德色彩的成语,它提醒我们在追求成功的同时,不要忘记那些曾经帮助过我们的人。做人要有良心,知恩图报,才能赢得长久的尊重与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