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邑道中陈与义赏析】《襄邑道中》是宋代诗人陈与义的代表作之一,写于他南渡之后,抒发了他对故国的思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诗中通过描绘旅途中的自然景象,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孤寂与苍凉。以下是对该诗的简要赏析,并以表格形式总结其内容。
一、诗歌简介
《襄邑道中》是陈与义在途经襄邑(今河南睢县)时所作,全诗语言质朴,意境深远,体现了作者在战乱动荡中对人生、家国的深刻思考。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映射出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
二、诗歌原文
> 飞花两岸照船红,
> 百里榆堤半日风。
> 半世浮生如梦里,
> 一生长恨水云中。
三、赏析内容
1. 首句“飞花两岸照船红”:描绘了春日江边的美景,花瓣飘落,映红了船身,营造出一种温柔而略带哀愁的氛围。
2. 次句“百里榆堤半日风”:说明行程之远,风吹过榆树形成的堤岸,暗示旅途的漫长与孤独。
3. 第三句“半世浮生如梦里”:表达诗人对人生短暂、世事无常的感慨,感叹自己的一生如同梦境般虚幻。
4. 末句“一生长恨水云中”:点明诗人对国家破碎、家国难归的深切忧虑,情感沉郁,令人动容。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陈与义作为南宋诗人的思想深度与艺术造诣。
四、总结表格
项目 | 内容 |
诗名 | 襄邑道中 |
作者 | 陈与义 |
朝代 | 宋代 |
体裁 | 七言绝句 |
写作背景 | 南渡后,途经襄邑,抒发对故国的思念与人生无常的感慨 |
主题思想 | 对人生短暂、世事无常的感叹;对家国破碎的忧思 |
艺术特色 | 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 |
名句 | “半世浮生如梦里,一生长恨水云中” |
情感基调 | 哀婉、沉郁、感伤 |
五、结语
《襄邑道中》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风光的诗,更是一首充满人生哲理与家国情怀的作品。它反映了陈与义在动荡时代中的心境,也展现了宋代文人对生命与历史的深刻思考。这首诗至今仍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