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匹马当先出处于哪里】“匹马当先”是一个常见的成语,常用来形容一个人或一支部队在行动中走在最前面,起带头作用。但许多人并不清楚这个成语的出处和具体含义。本文将对“匹马当先”的来源进行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清晰展示相关信息。
一、
“匹马当先”最早出自《三国志·魏书·张辽传》,原文为:“太祖(曹操)引军还,留张辽、乐进、李典等以八百人拒袁绍十万众,辽乃与于禁、乐进等击之,大破之。……辽曰:‘夫攻者,所以取其不意;守者,所以待其懈也。今贼气骄,我兵精,宜以奇制胜。’遂自选步骑八百,披甲上马,亲当先锋。”文中虽未直接出现“匹马当先”,但“亲当先锋”与“匹马当先”意思相近。
后世在文学作品中逐渐使用“匹马当先”来形容英勇无畏、身先士卒的行为。该成语多用于赞扬个人或团队在关键时刻勇往直前、率先行动的精神。
二、表格展示
| 项目 | 内容说明 |
| 成语名称 | 匹马当先 |
| 出处 | 《三国志·魏书·张辽传》 |
| 原文出处 | “遂自选步骑八百,披甲上马,亲当先锋。” |
| 含义 | 形容一个人或队伍在行动中走在最前面,起带头作用。 |
| 使用场景 | 多用于赞扬勇敢、率先行动的人或行为。 |
| 文学演变 | 后世文学中逐渐演化为“匹马当先”,广泛用于诗词、小说等文体中。 |
| 相近成语 | 身先士卒、奋勇当先、争先恐后、首当其冲 |
三、结语
“匹马当先”虽然不是古代文献中的原句,但其精神内核源自历史人物张辽的英勇表现。它不仅体现了古代将士的勇猛精神,也反映了中华文化中对领导力和责任感的重视。今天,“匹马当先”已成为一种激励人心的表达方式,适用于各种场合,鼓励人们勇于担当、积极进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