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铤而走险意思是什么】“铤而走险”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描述人在无路可退的情况下,被迫采取危险或极端的行动。这个成语来源于古代战争中的一种战术,后来被引申为在困境中冒险一搏的行为。
一、成语含义总结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铤而走险 |
拼音 | tǐng ér zǒu xiǎn |
出处 | 《左传·隐公五年》:“铤而走险,急何能择?” |
字面意思 | 走投无路时,像受惊的野兽一样盲目冲撞。 |
引申义 | 在无计可施的情况下,冒险采取行动。 |
用法 | 多用于形容人因压力或绝望而做出不理智或高风险的决定。 |
情感色彩 | 中性偏贬义,表示无奈或被动选择。 |
二、使用场景举例
场景 | 例子 |
工作压力大 | 小王因为长期加班,最终选择辞职创业,算是铤而走险。 |
经济困境 | 家庭经济困难,他决定贷款投资,虽有风险,但别无选择。 |
法律纠纷 | 有人为了逃避法律责任,选择逃跑,这属于铤而走险的行为。 |
三、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型 | 词语 |
近义词 | 破釜沉舟、孤注一掷、背水一战 |
反义词 | 安分守己、循规蹈矩、按部就班 |
四、注意事项
- “铤而走险”强调的是在无路可走时的被动选择,而非主动冒险。
- 使用时要注意语境,避免滥用导致语义模糊。
- 在正式写作中,建议结合具体情境进行解释,以增强表达准确性。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铤而走险”不仅是一个常见的成语,更是一种在特定情境下反映人类心理和行为模式的语言表达。了解其含义有助于我们在日常交流和写作中更加准确地使用这一词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