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躬字的解释】“躬”是一个常见汉字,具有多种含义和用法,在不同的语境中可以表达不同的意思。本文将从字义、词性、常见用法以及相关词语等方面进行总结,并以表格形式展示其主要信息。
一、文字解析
字形结构:
“躬”字由“身”和“工”组成,属于会意字。从“身”表示与身体有关;“工”则有“努力、操劳”的意思,合起来表示“亲自参与、亲身经历”。
读音:
拼音:gōng
注音:ㄍㄨㄥ
部首: 身(部首为“身”,共9画)
二、基本释义
释义 | 解释 |
1. 亲自 | 表示自己亲自去做某事,如“躬行”、“躬耕”。 |
2. 身体 | 指身体、自身,如“躬亲”、“躬体”。 |
3. 通“拱” | 在古文中有时通“拱”,表示环绕、围绕。 |
三、常见用法与例句
用法 | 例句 | 说明 |
躬行 | 他一直躬行节俭的生活方式。 | 表示亲自实践、实行。 |
躬耕 | 他辞官归田,躬耕陇亩。 | 指亲自耕种,比喻隐居或自食其力。 |
躬亲 | 躬亲抚恤百姓。 | 表示亲自关心、照顾。 |
躬身 | 他躬身作揖,表示敬意。 | 指弯腰、低头,表示尊敬或谦逊。 |
四、相关词语
词语 | 含义 |
躬行实践 | 亲自去实践、体验。 |
躬耕南亩 | 指隐居耕种,也比喻从事农事。 |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 | 出自《论语》,意思是对自己要求严格,对别人责备少。 |
躬逢其盛 | 遇到兴盛的时代或场合。 |
五、总结
“躬”字在汉语中主要表示“亲自、自身”的意思,常用于描述个人行为或态度,强调亲身参与或自我修养。它在古代文学中较为常见,现代使用也较为广泛,尤其在书面语中保留较多传统用法。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躬”字不仅是一个简单的汉字,更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语言意义。
表格汇总:
项目 | 内容 |
拼音 | gōng |
注音 | ㄍㄨㄥ |
部首 | 身 |
笔画 | 9画 |
字义 | 亲自、身体、通“拱” |
常见用法 | 躬行、躬耕、躬亲、躬身 |
相关词语 | 躬行实践、躬耕南亩、躬自厚而薄责于人、躬逢其盛 |
如需进一步了解“躬”字在古文中的具体用法,可参考《说文解字》或《康熙字典》等工具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