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十法怎么教孩子】“破十法”是小学数学中一种常用的计算方法,尤其在一年级的加减法教学中非常常见。它主要用于解决“十几减几”的问题,帮助孩子理解数的组成和拆分,从而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本文将从概念、步骤、适用范围及教学建议等方面进行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直观展示。
一、什么是“破十法”?
“破十法”是指在计算“十几减几”时,把被减数(如13)拆成“10 + 几”,然后用10减去减数,再把结果加上剩下的部分。例如:13 - 5 = ?
- 拆成 10 + 3
- 10 - 5 = 5
- 5 + 3 = 8
因此,13 - 5 = 8。
这种方法有助于孩子理解数的结构,提升对“10以内加减法”的掌握。
二、“破十法”教学步骤
步骤 | 内容说明 |
1 | 引入概念:先让孩子理解“10”是一个重要的数字,能帮助计算。 |
2 | 拆分被减数:将被减数(如13)拆成“10 + 几”。 |
3 | 先算10 - 减数:例如10 - 5 = 5。 |
4 | 再加剩下的部分:5 + 3 = 8。 |
5 | 最后得出结果:13 - 5 = 8。 |
三、“破十法”适用范围
题型 | 示例 | 是否适用 |
十几减几(如12-5) | 12 - 5 = ? | ✅ |
十几减9 | 15 - 9 = ? | ✅ |
十几减6 | 17 - 6 = ? | ✅ |
十几减10 | 14 - 10 = ? | ❌(直接等于余数) |
十几减超过10的数 | 12 - 11 = ? | ❌(应使用其他方法) |
四、教学建议
1. 实物辅助:可以用小棒、积木等实物帮助孩子拆分数字。
2. 图示法:画出“10 + 几”的结构图,增强直观理解。
3. 反复练习:通过口算、笔算等方式不断巩固。
4. 结合生活场景:比如买水果、分糖果等实际情境,增加学习兴趣。
5. 鼓励表达:让孩子自己说出“我是怎么算的”,促进思维清晰化。
五、总结
“破十法”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计算方法,特别适合一年级学生理解和掌握。通过合理的教学步骤和多样化的练习方式,可以帮助孩子建立起良好的数感和计算能力。家长和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引导与鼓励,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会数学。
表格总结:
项目 | 内容 |
方法名称 | 破十法 |
适用题型 | 十几减几(如12-5) |
核心思想 | 拆分被减数为“10 + 几”,再分步计算 |
教学步骤 | 拆分 → 10 - 减数 → 加剩余部分 |
适用范围 | 10以内减法、10以上的减法 |
不适用情况 | 减数大于或等于10的情况 |
教学建议 | 实物辅助、图示法、反复练习、生活应用 |
通过以上内容,希望家长和教师能够更好地掌握“破十法”的教学方法,帮助孩子打好数学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