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帝春心托杜鹃是什么】“望帝春心托杜鹃”是一句源自古代诗词的典故,常用于表达深切的思念、哀怨或忠贞不渝的情感。这句话出自唐代诗人李商隐的《锦瑟》,原文为:“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其中,“望帝”是古蜀国的君主,传说死后化为杜鹃鸟,啼声悲切,象征着无尽的哀思和执着的追求。
一、
“望帝春心托杜鹃”这一典故源于古代神话与文学,主要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对逝去时光的怀念,以及内心深处无法排遣的忧伤。在文学中,它常被用来比喻深情、忠贞、孤独或无望的追求。
二、核心信息表格
项目 | 内容 |
出处 | 李商隐《锦瑟》 |
原文 |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
望帝 | 古蜀国君主,传说死后化为杜鹃鸟 |
春心 | 指春天的生机与情感,也指内心深处的思念 |
杜鹃 | 鸟类,叫声悲切,象征哀怨、离别、忠诚 |
含义 | 表达深切的思念、哀怨、执着或无望的情感 |
文学作用 | 常用于抒发内心情感,营造悲凉、凄美的意境 |
三、延伸理解
“望帝春心托杜鹃”不仅是对一个神话故事的引用,更是诗人借古喻今、抒发个人情感的一种方式。李商隐在这首诗中运用了大量意象和典故,使整首诗充满了朦胧、含蓄之美。这种写法也体现了唐诗中常见的“用典”风格,即通过历史、神话或前人诗句来表达复杂的情感和思想。
在现代语境中,“望帝春心托杜鹃”可以被理解为一种对理想、爱情或信念的执着追求,即使面对困难与挫折,依然不放弃,仿佛那杜鹃鸟一直在鸣叫,诉说着心中未竟的愿望。
四、结语
“望帝春心托杜鹃”不仅是一个文学典故,更是一种情感的象征。它提醒我们,在人生的旅途中,有些情感是无法轻易释怀的,而正是这些深沉的情感,构成了我们心灵世界的重要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