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鞠躬尽瘁什么意思】“鞠躬尽瘁”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来形容一个人竭尽全力、不辞辛劳地为某项事业或目标付出全部心血。这个成语源自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的《后出师表》,其中提到“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表达了他对国家和君主的忠诚与奉献精神。
一、成语释义
词语 | 含义 |
鞠躬 | 恭敬地行礼,表示尊重和诚恳 |
尽瘁 | 竭尽心力,极度劳累 |
合起来,“鞠躬尽瘁”就是指一个人为了某个目标或职责,尽心尽力、全力以赴,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健康和生命。
二、出处与背景
项目 | 内容 |
出处 | 《后出师表》——诸葛亮 |
背景 | 诸葛亮在出征前向刘禅陈述自己对国家的忠诚与决心,表达愿意“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信念 |
三、用法与语境
使用场景 | 示例 |
表扬敬业精神 | “他几十年如一日地工作,真正做到了鞠躬尽瘁。” |
描述奉献行为 | “老教师一生致力于教育事业,鞠躬尽瘁,令人敬佩。” |
形容忠心耿耿 | “他始终忠诚于国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
四、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别 | 词语 |
近义词 | 全心全意、尽心竭力、呕心沥血 |
反义词 | 漠不关心、敷衍了事、得过且过 |
五、总结
“鞠躬尽瘁”是一种高度责任感和奉献精神的体现,常用于赞扬那些为国家、集体或理想不懈奋斗的人。它不仅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精神境界,象征着对事业的执着与忠诚。在现代社会中,这种精神依然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