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雅称诗句】在古代诗词中,人们对月份有着独特的称呼,这些雅称不仅体现了古人对自然节气的观察,也展现了他们对诗意生活的追求。其中,“七月”作为农历中的一个月份,在古诗文中常有别称和描绘。以下是对“七月雅称诗句”的总结与整理。
一、七月的雅称
| 雅称名称 | 出处/来源 | 含义解释 |
| 荷月 | 古代文人常用 | 因七月荷花盛开而得名 |
| 兰月 | 《尔雅》等古籍 | 七月为兰草生长之时 |
| 巧月 | 民间传说 | 七月初七为“乞巧节”,故称巧月 |
| 焦月 | 《礼记·月令》 | 七月天气炎热,万物焦枯 |
| 盂夏 | 古代四时划分 | 夏季的第二个月,即七月 |
| 建午 | 以地支纪月 | 七月为“午”月,属火 |
二、关于七月的诗句
在古诗中,七月常被赋予丰富的意象和情感色彩。以下是一些描写或提及“七月”的经典诗句:
| 诗句 | 出处 | 作者 | 内容简析 |
|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 《诗经·豳风·七月》 | 无名氏 | 描述农事活动,体现季节变化 |
| “七月在野,八月在宇。” | 《诗经·豳风·七月》 | 无名氏 | 讲述昆虫在不同月份的栖息地 |
| “七月流火,寒暑攸度。” | 《诗经·豳风·七月》 | 无名氏 | 表达时间流转,季节更替 |
| “七月盛暑,百虫不鸣。” | 《乐府诗集》 | 无名氏 | 描写夏日酷热,万物沉寂 |
| “七月西风起,木叶纷纷落。” | 《秋思》 | 李白 | 表达秋意渐浓,时光流逝 |
| “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 《赤壁赋》 | 苏轼 | 描绘七月夜景,抒发人生感慨 |
三、总结
“七月”在古代不仅是一个时间节点,更是文人墨客笔下的诗意象征。从“荷月”到“巧月”,从“焦月”到“建午”,每一个雅称都承载着古人对自然的观察与感悟。而那些描写七月的诗句,更是将季节的变化、人生的起伏融入字里行间,成为中华文化中不可多得的瑰宝。
通过这些雅称与诗句,我们不仅能感受到古人对自然的敬畏与热爱,也能体会到他们在岁月流转中所寄托的情感与哲思。


